“每” 在甲骨文中与 “母” 字相同。又指草木生长茂盛。《说文》:“每, 艸(草)盛上出也。 ” 甲骨文与金文1字形近似, 写作 “、 、” , 象一跪坐的女子, 头上长出禾苗(甲骨文禾株写作 “” , “”是禾梢)或 “屮” (草)形。表示草木象成年人的头发强壮茂密。甲骨文3-4与金文2-3在 “女” 字胸前加两点,表示乳头,成 “母” 字。既是每的声符, 也喻示草木茂盛如母乳滋润。 小篆归纳金文字素后写作 “” 。 隶书(汉《孔彪碑》 )以平直的笔画跳出古文字的藩篱。“每” 后作副词,表示逐个、各个等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商王征伐图》 (局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