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是古代祭祀水神的仪式。将牛羊沉入水中当祭品。甲骨文的“沈”字1-4是会意字,均象牛羊被沉入水中之形; 金文中的被沉物发生了变化,将牛羊改为带枷的人形 “” , 既 “冘”字。 此形在学术界虽有歧说, 但被沉物的变化说明祭祀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小篆随金文结构将字形确定为 “从水,冘声” 的形声字 。隶书(汉《白石神君碑》 )将小篆的“” (水)写作“” ; “” (冘)写作“” 。从此成为今文。“沈” 字在隶变中也写作 “沉” ,在 “沉没,沉重” 这个意义上与 “沈” 相同,后在使用中逐渐分离。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