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本指沾湿, 潮湿。 《说文》: “浥, 湿也。 ” 甲骨文写作“”,下边是“邑”字,邑指人中集中的居民区,即城区; “口”表示墙围,区域围墙; 下边是人,会意人居; “口” 四周的点是河泽、湿地,由湿泽周绕的居民区自然十分潮湿。金文、古玺文和小篆分别写作“ 、 、 ” , 字形虽不尽相同,但构成元素一样, 均由 “水围都邑”会意。隶书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离骚》 (局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