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和 “爇”是同源字。《说文》: “热,温也。” “爇,烧也。”甲骨文写作 “” , 象人持火把形(或省去人身, 只留一手持火把形 “、” )。既不是熊熊大火, 也不是荧荧烛光, 正是“烧、热” 义, 尺度把握极佳。小篆将其分作“、 ” (热、 爇)两个字, 音义近似, 实无必要。 隶书(元赵孟頫、清王澍书)写作“、 ” 。今简化字写作“热” 。
注: “爇”读ruó。《说文》释“焚烧”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