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 的本义指弓箭,并从弓射出的箭表示一往直前,一去不回。又假借为虚词 “亦” 、“又” 、“况且” 、“何况” 等义,本义遂消失。《说文》: “矤, 况也。 ” 甲骨文写作 “” , 左弓右箭(矢)十分明确。 《三体石经》写作 “” , 弓依旧, 矢变形。 小篆写作 “”。 隶书( 《史晨碑》 )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