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的本义是指谷物成熟后的情景。《说文》:“秋,禾谷熟也。”商代的甲骨文1-5象蝗虫或蟋蟀类的秋虫。秋季虫鸣,表示秋天的季节。此字也作“” 。 甲骨文6-8在“” (虫)下加“火”写作“、 、 ” ,反映了上古人类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秋天收割后用火把地里的杂草和害虫烧死,以备来年播种。甲骨文正反映了秋天这种特有的农田生产情景。后又加“禾”旁,使字义更加完备。“说文籀文” 的秋虫被误写作“龟”形,一直以讹传讹,延续到近代仍有使用。秦小篆省掉虫(龟)形,仅剩“火、禾” ,保留了原始字义,是古文字中一个简化的成功典例。隶书(汉《孔宙碑》 )为书写方便,将“火”移至“禾”右。此结构至今未变。
注: “”是秋虫形不会有错。后也指虬龙, 属假借。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