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字经历了由“囧” (读jiǒng)至“囱” (读chuāng)再至“窗”的发展过程。人类穴居时代房屋半在地下,在屋顶开一洞口,用树枝略加遮挡, 以便释出烟和潮气。 甲骨文、 “说文古文”写作“、 ” , 正是这一洞口形。斯时称“囧” , 属象形字, 即 “烟囱”和天窗。小篆1写作“” , 已读作“窗” 。随着穴室下挖越来越浅,墙壁逐渐加高,遂在墙壁上开(留)窗口,以便通气和采光。小篆2加 “穴” 字成“窗” ,又称 “牖” 。《说文》 :“囱, 在墙曰牖, 在屋曰囱。 ”隶书(见清人邓奎书)将小篆的“” (穴)写作“” , “” (囱)写作“” 。
注: 小篆另有一“窻” (同窗字) ,《说文》释“通孔” ,应是“窗”的繁衍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