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 是古代一种祭祀用的礼器,也用作盛米粮和食物。《说文》:“簠, 黍稷圆器也。 ”最初金文1-6写作“、 、 、 、 、 ”外边是表示盛物的 “筐” (详见 “匚、筐” 释文) ,里边是不同地域的读音,或“古”或“夫”。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用字混乱, 出现了“、、 、 、、 ” 多种写法, 其中有竹字头, 有金字旁, 反映了 “簠” 的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至小篆统一作“” (簠)。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