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是断绝。《说文》: “绝,断丝也。从糸(mì),从刀,从卩(读jié)。 ”这是对小篆字形的解释。最初甲骨文写作“、 ” , 象两束丝被三横断开的形状。金文1、 “说文古文”写作“、 ” 。断丝的三横已成“”(刀)形, 更加直观。 小篆写作“” , 左边仍从“糸” , 右边已由 “” 和“” (跪姿的人形与刀合成“色” ), 会意“杀人绝后” 。 隶书(汉帛书、《曹全碑》 )据此写作“、” , 已是今文。
“繼” (继)是与 “绝” 相反的字。是接续,连续。《说文》: “继,续也。从糸㡭。一曰: 反𢇍为继。 ”金文写作“” , 确像㡭的反写; 小篆加“糸”写作 “” 。 与 “绝”字的演化关系十分明白。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