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 最初是指远古人类穴居时,在穴壁上挖有可进出的脚窝(台阶)形。又因穴居必选土层厚的高地(如土丘) ,故 “阜” 又指土丘、山。《说文》 : “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 甲骨文、金文写作“、 、 、 ” 。 竖看是台阶形, 横看 “、 、 ” 是山丘形。小篆写作 “” , 已不如甲、 金文直观。 隶书(唐《蔡夫人墓志》 )写作“” , 完全脱离了象形字。 “说文古文” 属异形字, 上边三个 “” 表示脚窝,下边是台阶形。或传写有误。存参。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