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 指霹雳,即打雷时的震撼。《说文》: “震,霹雳,振物者。从雨, 辰声。 ” “说文籀文” 、楚帛书、 小篆、 《三体石经》等分别写作“
、
、
、
、
” 。 尽管字形明显不同, 但以 “雨”作义符是统一的。 其中“说文籀文”字形尤为复杂,上边是 “雨”表示 “震” (霹雳)是一种天象,下边由 “云” 、“爻爻” 、“火火” 和煮食器 “鬲” 组成。打雷时阴雨天必然有 “云” ,“爻” 是交错的意思,指阴阳(电)碰撞,“火火”烧 “鬲”煮食, 火光, 云烟, 沸声, 正可形容天空情景。 《三体石经》写作 “
” , 上边是“雲”字,下边是“火”和“戈” ,用战争的场面形容雷震也很生动。小篆规范笔画后写作 “
” , 以 “雨”作形, 以 “辰” 为声, 成为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