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 喝。 古文字写作 “㱃” 。 《说文》 : “㱃”, 啜也。 从欠, 酓声。 ”释为形声字。 其实 “饮”是会意字。 甲骨文的典型字写作“、”。“”是酒坛形, “” 是张口吐舌手捧酒坛的人形, 字形字义十分明确。金文1-2写作 “、 ” , 字形略变, 仍可看出弯腰饮酒的身影。 金文3写作“” , 省略了人的口舌形, 出现了以 “今”为声的形声字。 “说文古文”将“酓”改为 “食” ,是今文写作“饮” 的依据。又将“酒” 省作“水” ,属异写。小篆在规范笔画时确立了 “酓、欠”结构。隶书(汉《景君碑》等)写作“”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