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 “襄” 同源, 与 “禳、嚷、壤” 密切相连。 《说文》称: “
,乱也。从爻工交吅。 ”从金文写作 “
、
、
”看, 基本字素是由土壤的“土” 、表示手持工具的 “攴” 、和由兄长祈祷求雨的 “况”等字素组成,当是古人为改善土地墒情而向天祈雨的情景,因此是土壤的 “壤”字的前身。其中金文2中间是人头顶接雨的容器,即 “况”字; 左边是土壤的土; 右边是手持工具动作形的 “攴” (读pū )。金文1将 “土”字置于容器中,并在左边加了一个指事符号,金文3加一个“口”字,表示求雨的人在张开大口向天神地祇大声祈祷。这正是《说文》释作 “乱也” 的依据。此字是“嚷” 的初文,也是“禳” 的本字。古玺文写作“
” , 上边用了两个“口” , 表示很多人在同时呼喊。 “说文籀文”写作“
” , “土”字讹变成“工” , “攴”字异化为“爻” 。 小篆写作“
” 。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418.78[02a6a715a1b1].jpg)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418.79[65a8be22e2ce].jpg)
图为“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