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本指上边平整高大的土台子,是远古王公贵族建造宫室的土基。甲骨文写作“、 ” , 像上长草, 中有屋舍, 下是高土台的形状。 春秋战国时的字写作 “” , 上半部与甲骨文近似, 下边是个“步”字, 已有一步步登上高台的含义。小篆或从中悟到字义, 写作“” , 把上半部分写作“吉、冂” ,已有祈福之意,正如后来的法台、点将点、瞭敌台等功能; 下边加一“至”字, 会意此处是台, 已至台下。隶书( 《礼器碑》 )据此写作“” 。简化字作“台” 。
注: 古文字中也有写作 “台” 的字形, 篆文写作“”或“” 。参看“以”字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