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字释义不一。或称牛角拴横木,以防触人; 或称铃形,用以聚众发言。其实“告”是“祰”之初文,为祭祀形式中的 “告朔” 。甲骨文、金文、《三体石经》、小篆字形变化不大, 顺序写作“、 、 、 、 、 、” 。 上边是“” (牛, 牛头的正面形。 代表牛) , 下边的 “” (口)是盛祭品的器具,也表示说话(祈祷),正是以牛为牲物进行告祭的形状。金文的不同字形,是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普遍现象。小篆另加与祭祀有关的 “示”旁,作“祰”字。《说文》: “祰,告祭也。”隶书(汉《张景碑》等)以直笔方折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离骚》 (局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