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是因悲伤、怜悯而哀叹出声。《说文》: “哀,闵(悯)也。”金文写作“、 ” , 小篆写作“” 。 一般学者认为是“从口, 衣声”的形声字。笔者认为,且不论“衣”字是否能发 “哀”音,但哀叹、哀嚎都表现在口形上,而古人悲哀、哭泣常以衣袖或衣襟掩面,所以将 “口”包在“衣” 内正是掩面哭泣的真实写照。隶书(汉《景君碑》 )用平直的笔画将小篆的“ ” (衣)写作“” ; “” (口)写作“”。从此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