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 是进、奉献,特指向帝王上书或进言。《说文》: “奏,奏进也。 ” “奏” 字的甲骨文、 金文与 “拜” 字同出一源, 都是 “” (双手)捧物的形状, 会意双手敬献。石鼓文、 小篆将双手和进献物改作“” (草木形, 也是 “𠦪” 字省文)和 “本” , 正合捧本上奏之义。 “说文古文” 1-2字形特殊,但都有单手或双手形,与奏拜有渊源。隶书(汉《乙瑛碑》 )以平直的笔画和 “八分”之势彻底脱离了古文字形。
“𡴞” (读yǔn)是进上、 登进。 《说文》:“𡴞, 进也。 ” 金文写作“”, 左边是向上奏本的 “奏” 字, 右边是允许的 “允” , 合起来是(帝王)允许递交奏本, (大臣)捧本上进。 小篆写作 “” , 将 “奏” 字作了规范化调整,“允” 字变化不大。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