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晓纽、元部;晓纽、山韵、许间切。
《甲文编》186页《金文编》263页《类编》192页《汗简》9页《四声韵》22页《说文》78页
会意字。《说文》分析作“从三羊”。羊有特殊之羶腥味,以三羊会“羊臭”,即羊的气味之意。商代甲骨文已有此字,多则作四羊,少则作二羊,中则作三羊,以此为常见。战国时亦作三羊,《说文》采纳之,遂成主流结构,楷书作羴。《说文》又载或体羶,从羊﹑亶声。楷书作羶。现代整理汉字时,羶与羴都作为异体被淘汰,取代它们作正体的是膻。膻(dān)见《说文·肉部》,本义是裸衣露肉。但《集韵》认为它也读尸连切shān,同羶,也就是说,在读shān时,它与羶是同形字关系,膻是借同形字关系顶替羶与羴的。本义用例。《周礼·天官·肉饔》:“羊泠毛而毳,羶。”甲骨文用作方国名﹑人名。通“馨”,芳香。《礼记·郊特牲》:“故既奠,然后焫萧合羶芗。”郑玄注:“羶当为馨。”王引之述闻:“凡《礼记》馨香字多作羶。”(张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