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喻纽、职部;以纽、职韵、与职切。

《甲文编》167~171页《续甲》卷4,6页《类编》493页《四声韵》83页《说文》75页《汉印徵》卷4,5页《篆隶表》236页《隶辨》752页

初为象形字,殷商甲骨文借用羽片纪时,羽与翌为鱼职旁对转。后为表意明确,增加了意符兼音符日,日与翌同为舌面音,遂成形声字。或加意符兼音符立,立与翌同为舌音,缉职通转。立或作大,系缺刻造成。再后来加日且加立,西周金文也有此结构,但应用不广。商代以独体象形的借用与立旁翌应用最广。战国时代承用了此种结构,不过借用的羽片状构件被象形的所取代。《说文》肯定了这种结构,隶变后楷书作翊或翌,主要是小篆的笔势变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翌为正体。其本义最初指来日,可以是次日或更长的时间,与后代之专指第二日不同。《殷虚书契后编》上20.1:“甲辰卜,贞:翌日乙王其宜于𩫖,衣(殷)不遘雨?”此翌指次日。《殷契拾掇》第二编136:“戊戌卜,翌甲辰酎河?”此翌指第七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341:“丁卯卜,宾贞:翌己未令多射眔?”此翌指第五十三日。《汉书·王莽传上》:“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此翌指第二日。用作祭名。《甲骨续存》2.606:“丁酉卜,行贞:翌戊戌翌于大戊,亡𧉘(害)?”用作人名。《前编》2.37.7:“丁丑卜,争贞:令翌以(祭)子商臣于𫅎?”《说文》所释“飞皃”盖假借义。《汉书·礼乐志》:“神之徕,泛翊翊。”(张标)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