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资料库》电子版6304号《睡甲》25页《说文》307页《篆隶表》1043页
指事字。以互相连接的笔画表示抽象的联缀意。“叕”字的字形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展到战国逐渐变形,字作“
”,主要部分“大”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变得不再像人形,但尚可看出联缀之意。由此演变为小篆,以后的楷书也一脉相承,但楷书将原先交叉的笔画变成了四个“又”。本义为联缀,当是“缀”的本字。《说文》:“叕,缀联也。”徐锴系传:“叕,交络互缀之象。”需要联缀是因为短而不足,所以“叕”又由联缀义引申出“短”和“不足”的义项。《淮南子·人间》:“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叕。”高诱注:“叕,短也。”这种引申义不常用。当“缀”字产生并通行后,“叕”字的本义也归入“缀”字,“叕”就不再单独成字了。(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