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见纽、耕部;见纽、庚韵、举卿切。
《金文编》35页《楚系简帛》57页《战文编》30页《说文》22页《篆隶表》43页
形声字。从艸,刑声。始见于西周金文。西周金文中“荆”字不从艸,且有从井与不从井两种写法,“”大概是“荆”字之初文。“”是累增之声符。西周金文中“荆”字所从之“”或省变为“”﹑“”(乃“刀”字)。战国文字中又累增“艸”旁为义符,沿袭至今。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说文》:“荆,楚。木也。”王筠句读:“‘荆,楚。谓荆一名楚也。木也。’以字从艸,故云木,盖此物不大,故从艸,好丛生,故楚从林。”又可指古国名,即楚国,因其原建国于荆山一带,故名。《春秋·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杜预注:“荆,楚本号,后改为楚。”(白于蓝)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