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溪纽、物部;溪纽、未韵、去既切。
qǐ溪纽、物部;溪纽、迄韵、欺讫切。
《甲文编》37页《金文编》27页《汉语字形表》17页《战文编》20页《说文》14页《篆隶表》26页
象形字。《说文》:“气,云气也,象形。”“气”字本义即指云气。后世作“氣”。清王筠《说文句读》:“《周礼·大司马》注‘皆画以云气’。《释文》:氣,本或作气,同。是后汉犹用气字。”《集韵·未韵》:“气,或作氣。”这种用法的“气”今天读qì。“气”字古又有乞求﹑给予之义,后世作“乞”。《广韵·未韵》:“气,与人物也。今作乞。”《广雅·释诂三》:“气,与也。”齐侯壶:“洹子孟姜用气嘉命。”“气”字均是“乞求”之义。这种用法的“气”今天读qǐ。“气”字甲骨文作“”,上下两横较长,中间一横较短,与“三”字甲骨文作“”三横等长有别。西周金文沿袭甲骨文形体,春秋时大概是为了更加突出与“三”字的区别,而将“气”字上部一横弯曲,变为“”。战国文字时又将下部一横弯曲,变作“”,同时还出现了“”﹑“”两种异体,使“气”字变为从大﹑气声和从火﹑既声的形声字。秦代文字基本沿袭战国文字作“气”的写法,作“”。汉代及以后文字形体变化不大。(白于蓝)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