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qiú群纽、之部;群纽、尤韵、巨鸠切。

《甲文编》356页《金文编》589页《楚系简帛》686页《说文》173页《篆隶表》604页

形声字。裘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为象形字,像用兽皮制成的毛皮衣而兽毛在外表的形象。大约到了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金文中,裘字在商代象形字形体基础上加“又”作为声符而成为形声字。到了西周中晚期金文中,形声结构的裘字的形符省去像兽毛之形而变为从衣。西周中期金文卫盉﹑九祀卫鼎等裘字变为从衣求声的形声结构。从求为声符,可能是从又声演变而来,也可能直接用求字作为声符。从衣求声的裘字,从西周一直延续下来,而从衣又声的裘字只用到春秋时代,到了战国时代已经不见。出土的秦汉时代文字资料中,裘字多作为𧚍,声符在中间,仍是西周以来的传统写法。但到了西汉印文,裘字变为上声下形的结构,但不多见。甚至到了居延汉简﹑隋唐碑文中的裘字仍然以求声在中间的结构占大多数,以上声下形的结构为少数。上声下形结构的裘字在汉魏至隋唐时代是求声在中间结构裘字的异体。现在上声下形结构的裘字是通行汉字。裘字本义为皮衣。《说文》:“裘,皮衣也,从衣求声。”西周金文裘字用其本义,大师虘cuó,人名)簋:“王呼宰曶,人名)赐大师虘虎裘。”虎裘就是用虎皮制作的毛皮衣。九年卫鼎有“羔裘”一词,羔裘即用羊羔皮制作的毛皮衣。乖伯簋:“己未,王命仲侄归(读为馈,馈赠)乖伯(貔)裘。王若曰:朕丕显文武,膺受大命,乃祖克弼,辅佐)先王……赐汝(貔)裘。”(貔音,白狐。貔裘即用白狐皮制作的毛皮衣)《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通煌,色彩鲜明的样子)。”《诗·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柔润有光泽)。”裘皮衣是当时贵族穿的衣服。裘字结构从西周开始为形声字至今未变,其本义至今也未变,仍在使用。(周宝宏)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9: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