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𣹭
字源 𣹭

liú来纽、幽部;来纽、尤韵、力求切。

《战文编》761页《说文》239页《篆隶表》818页

会意字。《说文》并出“𣹭”﹑“流”二形,谓:“流,篆文从水。”段玉裁注:“流为小篆,则𣹭为古文﹑籀文可知。”春秋石鼓文“𣹭”字与之同,可证。《古文苑·周宣王〈石鼓文〉五》:“霝雨口𣹭。”章樵注:“𣹭,今省作流。”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今经典从篆。”𣹭”从二水,为复加意符,与“流”同,是谓古今字。今“流”行而“𣹭”废。流,从水﹑从㐬。按:《说文》有“󶯳”字,以“㐬”为其或体。谓:“󶯳,不顺忽出也。从到子(段玉裁注:‘到,今倒字。倒子,会意也’)。《易》曰:‘突如其来如。’不孝子突出,不容于内也。”按:󶯳为“倒子”,谓其出于内(母体)之形。󶯳下数点(即㐬甲骨文作之下半部分)为羊水,甲骨文“育(毓)”字从此。是“流”字以子之突出﹑加水以会水之流动意。《说文》:“𣹭,水行也。从沝﹑㐬。㐬,突忽也。”《诗·大雅·常武》:“如山之苞,如水之流。”引申为随水飘流,又引申泛指移动﹑运行﹑移动不定﹑放荡﹑传布等义。例不备举。又,水道。《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引申为支流,流派等义。(王逸鹤)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8: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