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形表》241页《说文》130页《篆隶表》414页
形声字。从貝,工声。本义兼指上对下的赐予和下对上的贡献,后专用于贡献义(参见本部“𥫔”字条)。《说文》:“貢,献功也。”《广雅·释言》:“貢,献也。”《书·禹贡》:“厥貢漆丝。”蔡沈集传:“貢者,下献其土所有于上也。”《史记·五帝本纪》:“各以其职来貢,不失厥宜。”又指贡品。《荀子·王制》:“理道之远近而致貢。”又为传说中夏代税法名。《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赵岐注:“民耕五十亩,貢上五亩。”引申指荐举。《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貢士于天子。”《后汉书·左雄传》:“郡国荐廉,古之貢士。”新中国成立后,“貝”简化为“贝”。“貢”类推简化为“贡”。(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