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824页《睡乙》172页《说文》266页《篆隶表》898页
形声字。从戈,則声。始见于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贼”字所从的声符“則”或从刃﹑从員,为“則”字繁体。或从戈﹑从鼎(则省),马王堆汉墓帛书或从戈﹑从贝。《篇海类编》:“戝,同贼。”《说文》篆文所从的“刀”放在“戈”下,“贝”在左部,隶变作“”。“”又讹变作“”遂成“賊”字。“貝”简化作“贝”。“賊”类推简化作“贼”。本义是破坏。《说文》:“贼,败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破坏法是贼)引申指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人。温县盟书:“而敢与贼为徒者。”(胆敢与作乱叛国的人结为徒党)“贼”通“则”,转折连词。《侯马盟书》:“贼(则)永亟视之。”(徐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