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精纽、职部;精纽、德韵、子德切。

《金文编》288~289页《说文》91页《楚系简帛》350页《中山》45页《睡甲》63页《银雀山》152页

会意字。金文从刀,从鼎(或从重鼎),会用刀刻鼎铭为准则之意。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鼎足逐渐演变为“”,所从鼎旁篆隶讹为从贝。其本义指规则﹑法则。《尔雅·释诂上》:“则,法也。”《广韵·德韵》:“则,法则。”《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由此义可引申为按等级划分物体。《说文》:“则,等画物也。”𠫑羌钟:“用明则之于铭。”则,刻画也。《汉书·叙传下》:“《坤》作地势,高下九则。”颜师古注:“刘德曰:‘九则,九州土地上中下九等也。’”又可引申为榜样。《诗·大雅·抑》:“敬慎威仪,为民之则。”还可指效法。《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史记·夏本纪》:“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则”也可指采邑。段簋:“令龏𢦚󼶻大则于段。”“则”也可用作副词,相当于“就”﹑“只”等。《汉书·项籍传》:“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则”还可作连词。何尊:“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中山王󼢲方壶:“外之则𨟻(将)󷟎(使)(上)(觐)于天子之庿(庙)。”(对外而言,则派使者朝觐于周天子之庙)“则”还可通“”。《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发掘简报》3:“尔敢与则为徒者。”“则”,贼也。此外,则还用作助词,相当于“之”﹑“者”等。用作量词,相当于“章”﹑“条”等。(章秀霞)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