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山》70页
形声字。从竹,敝声。战国楚系文字作“
”,从竹,㡀(“㡀”为“敝”之初文)声。故字后来作“𥳆”,“𥳆”本是古人占卜所用记事备考的竹简,文献中多借用“毕”字为之。《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郑玄注:“简谓之毕。”《包山楚简》204:“凡此𥳆也,既尽迻。”“𥳆”用其本义,指卜筮记录用的竹简。引申为记录义。《包山楚简》213:“迻故𥳆。”“故𥳆”犹故志﹑旧记之义,指贞人卜筮时所用的卜筮书。古人一种博局所用竹箸形状与“𥳆”相似(上面亦有文字或符号),故亦称为“𥳆”。《集韵·祭韵》:“𥳆,簙筹。”又借为车户之“笰”。《集韵·祭韵》:“𥳆,簟衣车户也。”(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