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kǎo溪纽、幽部;溪纽、皓韵、苦浩切。

《甲文编》211页《金文编》319~320页《古文典》175页《睡乙》97页“㱙”字偏旁《说文》101页《甲金篆》258页“朽”字偏旁《隶辨》454页“㱙”字偏旁

象形字。像斧柯,即斧柄﹑斧把形(斧斤之“斤”在甲骨文中写作“”,可证),是“柯”的象形初文。“丂”字的顶画在商代多是倾斜的,偶见写平的,自西周起,就都写作平横了。而且从西周起,下垂的斜竖尾端弯度加大,至东周,在竖笔上段又往往增多一弯,写作“”形。春秋战国时期,在顶部加短画﹑在竖笔上段加短画或圆点为饰的情形也较常见。小篆作“󵣣”,东汉隶书在收笔处上挑出钩形,楷书从之。“丂”字在出土古文字材料中并不少见,但在典籍中已无用例,只在合体字中作偏旁。本义是斧柯。古书都是用“丂”的第二级谐声字“柯”(“柯”从“可”声,“可”从“丂”声)表示其本义。《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丂”字早期多假借写“考”,表示父亲义和长寿义。西周同簋:“用乍(作)朕文丂󱅚zhuān仲尊宝簋。”(因此为祭我有美德的先父󱅚仲制作宝簋)(金国泰)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