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770页《战文编》781页《说文》249页《篆隶表》848页
形声字。从門,𢇇声。金文关为会意字,从门,门内有闩。战国文字“關”从门,中像门闩,小篆变为形声字。南北朝以来的俗字,曾把“關”中间的部分简作“关”。近代民间又将外面的“門”省略,写作“关”。《简化字总表》采用了这种写法。本义是门闩。《墨子·备城门》:“门植关必环锢。”引申为关门。晋陶潜《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由关门的关,引申为关口。鄂君启舟节:“女(如)载马牛羊以出内(入)关门,则政(征)于大府,母(毋)政(征)于关。”《孟子·梁惠王下》:“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人体的各部位,常以关名,即关节。还可指机械的发动处。《后汉书·张衡传》:“施关发机。”牵连,涉及是后起意义。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言有关涉,事便显露。”(胡伟 郭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