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见纽、职部;见纽、职韵、纪力切。
qì见纽、职部;溪纽、志韵、去吏切。
《甲文编》518页《金文编》880页《甲金篆》936页《郭店》182页《说文》285页《睡甲》200页《马王堆》544页
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立于地上,顶部加一横画表示人之顶极,如字形1。金文先是增加“口”符,如字形2;再增加“攴”,如字形3,奠定了此字的基本构成。侯马盟书加“示”符,为繁构,如字形4。战国秦汉文字多从“攴”作,如字形5﹑7﹑8,《说文》小篆则从“又”。从“又”与从“攴”意思相通。楷书从“又”,继承了《说文》小篆的写法。“亟”的本义是至高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極(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亟,古极字……亟字中从人,而上下有二横画,上极于顶,下极于踵,而极之本义昭然可覩矣。”假借为敏疾义,表示紧迫﹑急躁等。作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急”﹑“赶快”。《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读qì,作副词,表示屡次﹑多次。《左传·隐公元年》:“(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林志强)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