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20页《篆隶表》381页
形声字。从木,區声。本义指门上的转轴,音shū。《说文》:“樞,户樞也。”《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动也。”汉王符《潜夫论·忠贵》:“惧门之不坚,而为作铁樞。”比喻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庄子·齐物论》:“谓之道樞。”陆德明释文:“樞,樞要也。”《资治通鉴·周纪五》卷五:“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樞也。”胡三省注:“以门户为喻,门户之阖辟皆由于樞也。”又指北斗第一星,也叫天枢。《广雅·释天》:“北斗七星,一为樞。”《后汉书·崔骃传》:“建天樞,执斗柄。”李贤注:“《春秋运斗樞》:‘北斗七星,第一星名天樞。’”枢又音ōu,树木名,即刺榆。《集韵·侯韵》:“櫙,木名。《尔雅》:‘櫙,荎。’今刺榆也。或作樞。”《诗·唐风·山有枢》:“山有樞,隰有榆。”朱熹集传:“樞,荎也,今刺榆也。”新中国成立后,“區”简化为“区”,“樞”类推简化为“枢”。(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