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ó透纽、铎部;透纽、铎韵、他各切。
《金文编》1151页《说文》128页《睡甲》93页《篆隶表》407页
形声字。从(tuó),石声。无底的口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埤苍》:“有底曰囊,无底曰橐。”也泛指口袋。《说文》“橐”﹑“囊”互训,古书中二字常连用。《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汉王充《论衡·论死》:“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犹粟米在囊橐之中也。”“橐”,商代金文作(字形1),像两头用绳索扎住的橐(橐无底,所以盛物时要扎住两头),是“橐”字的初文,也是“束”字的初文;甲骨文省作(《甲文编》766页,“㯱”字所从),西周金文作(《金文编》425页,“㯱”字所从);春秋文字在的上部又增加了象征绳索的小圈儿,写作(《汉语字形表》237页,“㯱”字所从);《说文》小篆作(字形2),加“石”为声旁(“石”禅纽﹑铎韵)。在秦汉文字中,旁的下半“”逐渐与上半分离,进而演变成“木”。(冀小军)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