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编》469页《金文编》786页《战文编》799页《说文》258页《篆隶表》880页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姓”字从女从生,为《说文》篆文及隶﹑楷所本。春秋金文﹑战国文字“姓”或从人从生,属于形符更换。《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玉篇·女部》:“姓,姓氏。”本义是标志家族的字。《诗·唐风·杕杜》:“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毛传:“同姓,同祖也。”引申指子孙的通称。𦅫镈:“保𫊣(吾)子𠇷(姓)。”(保祐我的子孙)“百姓”或指庶民。诅楚文:“伐灭我百姓。”《汉书·高帝纪下》:“填国家,抚百姓。”(徐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