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编》433页《战文编》735页《说文》225页《篆隶表》775页
形声字。从水,且声。水名,凡六:1.渭河支流漆水,即今陕西省彬县﹑岐山一带的漆沮水。周朝发祥地。或谓漆﹑沮为二水。2.源出山东省濮县,今湮。3.在陕西省境内,会漆水,东流入渭水。有别于岐周之沮水。4.一名东沮水,源出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子午岭,东经县南入洛水。5.汉水的别源,一名上沮水。源出陕西省略阳县,东流至勉县,与汉水西源合。6.源出湖北省保康县西南,东南流与漳水合,又南流经江陵县西境入江。《说文》:“沮,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又,古县名。以上读jū。又音jǔ。《广韵·语韵》:“沮,止也。”《诗·小雅·巧言》:“君子如怒,乱庶遄沮。”毛传:“沮,止也。”又,《集韵·语韵》:“沮,败也。”《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淮南子·说山》:“故沮舍之下,不可以坐。”高诱注:“沮,舍坏也。”又,诋毁;诽谤。《汉书·李陵传》:“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又,恐吓;恐惧。《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郑玄注:“沮,谓恐怖之也。”又,沮丧。《庄子·逍遥游》:“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成玄英疏:“率土非毁,亦不加其沮丧。”又,《小尔雅·广言》:“沮,疑也。”唐司空图《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公实宽宏,且无猜沮。”又,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沮,叚借为俎。”《隶释·巴郡太守张纳碑》:“既脩沮梪,导我以文。”洪适注:“以沮梪为俎豆。”又音jù。《广雅·释诂一》:“沮,湿也。”《广韵·御韵》:“沮,沮洳,渐湿。”《诗·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礼记·王制》:“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沮(字形6)梨”假为“柤”,同“樝”,即“楂”,山楂。汉印用为人名。(王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