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173页《甲金篆》
“蓑”的初文。《说文》古文是象形字。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蓑)形。”秦简所见和《说文》小篆是会意字,从衣,表示与衣物有关,“衣”形中的“”为蓑衣的象形。《说文》:“衰,草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广雅·释器》:“萆谓之衰。”汉代隶变,平直连接笔划,衰字“衣”形中的“”已失去象形性。假借为“衰落”﹑“衰微”之“衰”及丧服名(读作cuī),又加意符“艸”造为“蓑”字以表本义。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越语》:‘譬如衰衣,时雨既至,必求之。’经传或从艸作蓑。”(董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