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níng泥纽、耕部;泥纽、青韵、奴丁切。

nìng泥纽、耕部;泥纽、径韵、乃定切。

《甲文编》213页《金文编》320~321页《金文编》514页《说文》150﹑70﹑101页《睡甲》70页《汉印徵》卷5,5页,11《马王堆》194页《甲金篆》305页《隶辨》270页

形声字。从宀,󷉈声。“󷉈”在商代甲骨文中写作“”,是“寧(宁)”的初文,后讹作“𧖧(参见“𧖧”字条)。“寧(宁)”字到西周初期增从“心”以增强表现心理活动的意义,随后就有省去“(丂)”的形式,延续到秦汉之后(参见“”字条)。战国晋系文字有把“󷉈”省作“”的。小篆或把“󷉈”讹成“𤰃(用)”,延续到后世(参见“”字条)。秦汉之后的基本形式是“寧”。晋代出现过简写形式“”,转化为楷书“寕”。楷书“寍”﹑“甯”﹑“寧”﹑“寕”等一组异体字,都源自商周。秦汉后,“寍”字已久无用例,自然淘汰。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甯”“寕”二字,确定“寧”为规范正体。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根据群众的创造,用保留轮廓的办法,把“寧”简化作“宁”,与宁zhù为同形字。“宁”本义是安宁﹑安定。《英国所藏甲骨集》2527:“丁巳卜,贞:‘今夕𠂤(师)󶏛(祸)?寕?’”(丁巳日占卜,贞问:“今夜部队没有灾祸吧?安宁吧?”)引申为问安﹑慰问。西周盂爵:“王令盂宁󶌩(邓伯)。”由本义还引申为安静﹑止息。由问安义引申为已婚女子归望父母。以上诸义都读níng。“宁”引申为副词,表示宁愿﹑宁可,即内心安于某种选择。《说文》:“宁,愿词也。”有时相当于“岂”或“乃”“曾”等语气副词。以上副词用法都读nìng(金国泰)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4: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