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封 |
字源 | 会意字。甲骨文作,即“丰”字,下像土堆,上为树木,全字为植树于土上之形。古代植树于土堆以为封域,丰字正像其形,可见“丰”即“封”之初文。西周文字继承商代文字的写法,如字形3;但也开始增加“又”符,如字形5。此“又”符到了《说文》小篆变为“寸”,成为“封”字的固定偏旁,延续至今。《说文》古文的写法与商周“封”字初形略同,见字形4。《说文》籀文把“土”和“丰”分置左右,字形14的写法略同。中山王鼎则增加“田”符,属于叠加意符的现象,这种写法又省略为“”,《说文》误以为“邦”字古文。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表现。《说文》小篆左上从“之”,讹误。“封”的本义是堆土植树为界。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