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ziyuan/pu/20145047et1v.png)
《说文》175页《睡甲》137页《篆隶表》610~611页
形声字。《说文》:“屬,连也。从尾,蜀声。”徐锴系传:“屬,相连续,若尾之在体,故从尾。”段玉裁注:“从尾,取尾之连于体也。”徐﹑段之说从尾之义,似较牵强。张舜徽约注:“尾之本义,当谓禽兽之交接,故其字从尾。……尾之本义为牝牡之合,因引申义为凡连结之称耳。《史记·五帝本纪》:‘鸟兽字微’,《集解》云:‘《尚书》微作尾。《说文》:尾,交接也。’”以上张说较为合理。屬字之本义为动物交配接尾,引申为连续之义,本义在先秦文献少见,而其引申义则常见。屬字见于《书》等西周文献,但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最早见于战国文字﹑秦代文字。秦简文字作
,已是略有隶书意味,这样的形体显然来源于秦代小篆。秦简屬字这一写法,到汉初简帛中进一步隶变,如上列字形中6,但仍然可以看得出从尾蜀声。楷书繁体字屬字是直接从《说文》小篆而来。属字现在是屬字的简化字,属字在字书中最早见于《广韵》:“屬,付也,足也。属,俗。”把属字当作屬字的俗体。但是,属字形体的最早来源当来源于秦简屬字(见上字表3),到西汉简文中演变作
(见上字表5),一直到东汉碑文作属形,为楷书属字所继承。可见属并不是产生很晚的俗体字,而是与屬字同时产生,只是隶变不同的结果,属字形体是进一步省变的结果。(周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