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篆》641页《说文》191页《隶辨》572页
形声字。从屵,干声。实际上是在“屵”字上追加声符“干”而成。本义为水崖,即水边高起的陆地。《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又引申为高大。如“魁岸”﹑“伟岸”,多形容人身材高大。《汉书·江充传》:“充为人魁岸。”《新唐书·后妃列传》:“(薛)怀义,鄠人,本冯氏,名小宝,伟岸淫毒,佯狂洛阳市。”又引申为高傲。《文心雕龙·序志》:“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楷书中形旁“山”或移于左侧,写作“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㟁”字废除了。(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