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文编》737页《说文》226页《篆隶表》780页
形声字。从水,斬(斩)声。水名。凡二:1.即今浙江。也特指浙江中﹑上游的新安江。南北朝后统称浙江。源出安徽省黄山南麓,东流至浙江省杭州市东入海。《说文》:“漸,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2.又名“澹水”。在今湖南省常德北。又,《广雅·释诂二》:“渐,进也。”《易·渐》:“彖曰:渐之进也。”引申为逐渐发展之过程。《管子·明法》:“奸臣之败其主也,积渐积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更引申为(疾病)严重﹑加剧。《书·顾命》:“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又,疏导。《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又,开端;征兆。《广韵·琰韵》:“渐,事之端,先睹之始也。”《论衡·明雩》:“旸颇久,旱之渐也。”引申为前提﹑条件。又,《广韵·琰韵》:“渐,渐次也。”又,六十四卦之一。又,人体穴位名。以上诸义读jiàn。又音jiān。《集韵·盐韵》:“渐,流入也。”《书·禹贡》:“东渐于海。”孔传:“渐,入也。”又,《广雅·释诂一》:“渐,湿也。”《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引申为浸渍﹑滋润﹑润泽﹑习染﹑影响等义。又,欺诈。《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孙星衍疏:“渐犹诈也。”《孙膑兵法》:“重为沟渐。”假为“塹”。漸所从声符“斬”,因“車”简化作“斩”。(王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