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篆》693页《说文》208页《隶辨》108页
会意字。从火,从又(手形),表示用手撮取火灰。本义为物质燃烧后残留的粉状物。《说文》:“死火余㶳(烬)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既灭,可以执持。”说的是火灭之后,余烬可以用手执持。《礼记·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艾(通‘刈’)蓝以染,毋烧灰,毋暴(晒)布。”郑玄注:“火之灭者为灰。”“灰”也可以指木炭或石炭。由灰的形状引申指尘土,由灰的颜色引申指介于黑白之间的一种颜色,由热火化为冷灰可比喻沮丧﹑消沉。“灰”为名词,还可用为动词,指燃烧﹑烧毁。秦汉文字字形为右手取火之形,后右手形演变成“𠂇”,写作“灰”。(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