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207页
形声字。从火,出声。本义为火不燃。《说文》:“炪,火光也。”段玉裁注:“《类篇》作‘火不光’。《集韵》六术曰:‘炪,爩烟皃’……烟盛则光微。”古代多用作“拙”的通假字。《说文》:“《商书》曰:‘予亦炪谋。’读若巧拙之拙。”(今本《书盘庚上》作“予亦拙谋”)张舜徽约注:“火不然谓之炪,犹人不巧谓之拙,故二字可通假。”《集韵·术韵》:“炪,爩烟皃。”“爩烟”如今言“𬉼烟”,指烟气浓而明火少,郁结于内,就叫作“炪”。“拙”也含有憋屈于内﹑不得舒展的义蕴,所以就其音义相关而言,“炪”与“拙”可认为是同源字;就其文献用例而言,“炪”与“拙”可认为是通假字。(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