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270页《古文典》1183页《郭店》73页《说文》84页《马王堆》153页
会意字。从戍,从𢆶,会兵事隐微莫测之意。西周金文从戍(或从大作)﹑从𢆶。后世文字承袭周金文,或易𢆶形为幺形。小篆之后,人形或讹作形,进而作形。楷书人形左笔已固定地与戈连在一起,其右笔写作一点则相对独立。今天是用案几之“几”代替“幾”字。本义即指隐微﹑细微。《说文》:“幾,微也。”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25:“其(脆)也,易畔(判)也。其几也,易㣤(散)也。”《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由细微义引申为事情的苗头﹑细微的迹象等义。《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些意义上的“几”,先秦以后多通作“機(机)”。“几”字又可指危险。《尔雅·释诂下》:“几,危也。”《书·顾命》:“呜呼,疾大渐,惟几。”“几”字也可指事务﹑机关﹑时期﹑机会诸义。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135:“口,关也。舌,几也。”此几为机关义。银雀山汉墓竹简297:“所以当投几也。”此几读若“機(机)”,机会义。这些意义的“几”后亦作“机”。诅楚文:“几灵德赐。”此几读若“禨”,指迷信鬼神的活动。上述意义上的“几”均读为jī。“几”还可假作疑问词,用来询问数量多少,音j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人能靖者与,有几?”或读若“岂”。银雀山汉墓竹简593:“君人者几以陵民?”(齐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