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篆》695页《说文》208页《隶辨》573页
形声字。从火,闌或蘭声。本义为用火煮得熟透。《说文》:“爤,孰也。”“孰”即“熟”。《吕氏春秋·本味》:“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由用火(煮)引申为烧伤﹑烫伤;由熟透引申为熟得过度,引申为腐烂﹑溃烂。又引申为破碎﹑散乱﹑头绪混乱,为程度深或高,为明亮﹑光明,为鲜明有光彩。“烂”字早先字形不定,早期文字作从火﹑闌声的“爛”,小篆作从火﹑蘭声的“爤”,《说文》或体为从火﹑閒声的“燗”,这些字均笔画繁杂。现代汉字简化时,“蘭”据草书简作“兰”;为便于书写,俗间为“爤”新创了一个从火﹑兰声的简化字“烂”,现代简化汉字时从之。(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