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quǎn溪纽、元部;溪纽、铣韵、苦泫切。

《甲文编》406页《甲金篆》679页《金文编》683页《战文编》664页《说文》203页

象形字。甲骨文像头朝上﹑前后腿朝左或朝右﹑尾朝下的狗形,竖立是为了书写的方便。金文中有的字形,如,则更像站立或蹲踞的狗形,尾巴向上卷起,蹲踞的狗头上还有耳形。在古文字中,“犬”与“豕”字形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尾巴:上卷的是“犬”,下垂的是“豕”。由此说到在“犬”﹑“狗”的语音形式里,其实也蕴含着卷曲(拳曲,卷﹑拳)﹑弯勾(弯钩,勾﹑钩)的原始含义。它们虽不像拟声(叫声)起名的“猫”﹑“鸭”那么直接,但也并非随意为之。古文字之后,“犬”的字形逐渐线条化,到楷书时,将代表犬耳的部分变成点,与犬身脱离,整个字形就不很像狗的样子了。本义是狗,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说文》:“犬,狗之有縣(懸)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凡犬之属皆从犬。”孔子的话非常准确,“犬”的确是个典型的象形字。《合集》738正:“乙亥卜,𣪊贞:燎三羊﹑三豕﹑三犬。”(乙亥卜,𣪊贞:用烧燎的方式祭祀,用三只羊﹑三只猪﹑三只狗)戍嗣鼎:“犬鱼。”用为氏族名。《礼记·曲礼上》:“效(献上)犬者,左牵之。”孔颖达疏:“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郭小武 叶青)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8: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