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ǎ透纽、月部;透纽、曷韵、他达切。又他鎋切。
《说文》206页
形声字。从犬,賴声。本义指一种半水栖食肉类动物,头扁,耳小,脚短,趾间有蹼。栖息水边,善游泳。毛皮可制衣物。分水獭﹑旱獭﹑海獭三种。《说文》:“獺,如小狗也,水居食鱼。”《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同‘雀’)者,鹯也。”《淮南子·主术》:“獭未祭鱼,网罟(gǔ,鱼网)不得入于水。”水獭喜食鱼,常将所捕之鱼陈列水边,如举行祭礼一般,故后世有“獭祭”一词。小篆为左“犬”﹑右“賴”;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獺”。现代汉字简化时,“貝”据汉代草书简作“贝”,“獺”因此类推简化为“獭”。(郭小武 叶青)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