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文编》254页《甲金篆》123页《金文编》112~113页《说文》43页《战文编》116页
会意字。从彳,从幺,从夂。“後”现代简化为“后”,与表示君王的“后”字混同。甲骨文或从幺﹑从夂,为“後”之初文。幺,甲金文作
,像束丝形。夂像倒止形。足有所系,所以迟後。此会意已明,后又繁增彳或辵旁。夂﹑彳﹑辵均表示与行走有关的意义,古文字中通用,也常见累加。金文後字或见从彳,从幺,省去夂。战国後字的“夂”下或见加一个“口”,如
(中山方壶),凑成了“各”字,各本义为到达,亦能表义。後本义为行走迟后。《说文》:“後,迟也。”《论语·雍也》:“非敢後也,马不进也。”引申指后面的位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塞其前,断其後。”由本义还引申指时间较晚的﹑将来﹑子孙后代等。(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