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ì透纽、锡部;透纽、锡韵、他历切。
《甲金篆》749页《说文》223页
形声字。从心,易声。金文字形为左“心”﹑右“易”,或作上“易”﹑下“心”;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为左右结构。或体与秦简一脉相承,作从“心”﹑“狄”声,为上下结构;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惕”。本义为恭敬。《说文》:“惕,敬也。”由恭敬引申为警惕﹑谨慎,又引申为畏惧﹑戒惧。《书·盘庚上》:“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职。”杜预注:“惕,惧也。”由畏惧引申为忧伤。“惕”在古代还有疾﹑急速之义。(郭小武 叶青)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