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编》628~629页《战文编》609页《篆隶表》634页《说文》184页《睡甲》142页
会意字。《说文》:“顯,頭(头)明饰也。从頁,㬎声。”又:“㬎,众微杪也,从日中視絲,古文以为顯字。”《说文》及清代《说文》学家们多认为顯字之本义为头明饰,引申为显明之义,顯为㬎字的后起字。王筠《说文释例》:“积古斋颂壶颂敦皆云:‘不顯鲁休’,而颂鼎云:‘不㬎鲁休’。一人之器而字作两体,明乎其为一字也。”到目前为止,所见西周金文拓片中未见㬎字。㬎字最早见于战国温县盟书,是战国东方六国文字顯字的省体,《说文》所说以为古文,正是战国东方六国古文。从西周金文看,应该是先有顯字,后有㬎字。顯字是个会意字,从頁从日从絲,像人在日光下视絲之形,会明显﹑显明之义,也正是《说文》训“㬎”字为“从日中视絲”之义。顯﹑㬎本为一字,㬎为战国时出现之省体,至《说文》分为二字二义,误解顯字本义,将顯字本义放在𣊡字下。西周金文常见顯字,皆用为光明之义,如大盂鼎铭文:“不(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显字现在为顯字的简化字,最早产生于元明时代俗文学作品中。(周宝宏)